发表时间: 2022-07-28 17:33:49
作者: 恒生仁财税
浏览:
01注重原理学习
会计这门学科知识点繁多,同学们绝不能依靠“死记硬背”的方式进行备考。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,更多地是透过交易或事项的本质去摸索背后的原理。会计准则制定的背后都有自己的内在逻辑,掌握了准则背后的“为什么”,很多会计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
例如,企业自有房地产用于出租,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将其由“固定资产”转为“投资性房地产(公允价值模式)”时,房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不能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,而是应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。
这是因为准则在制定时考虑到若允许企业将“差额”计入当期损益,则会增加其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,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,因此才规定将“差额”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当中。
02搭建学科框架
例如,第三章存货属于基础知识点,“发出存货的计量方法属于会计政策“属于第二章的知识点,“存货的减值”的原理部分属于第八章的知识点,“将自有存货发放给职工”属于第十章的知识点,“以存货抵债”属于第十九章的知识点,“存货减值对所得税的影响”属于第二十章的知识点,“外币计量的存货”属于第二十一章的知识点,“非同控企业合并中子公司存货评估增值的合并处理”和“母子公司之间购销存货的合并处理”属于第二十七章的知识点。
03回顾、总结、消化
会计这门课,除了“难”这个特点外,还以“多”威慑四方,700多页的官方教材厚度堪称板砖。想要系统学习会计所有的知识点最少要花费数百个小时。大多数同学一般需要花费2-3个月时间才能完成一轮的复习。
但是人类最大的特点就是遗忘,请问上周二中午你吃了什么?还记得吗?
无论学习的知识是简单还是晦涩难懂,如果你不及时复习,等一股脑地学习到第30章的时候会发现前29章的内容几乎全部忘光。这是不爱复习的同学的状态:马冬“什么”,“什么”冬,马“什么”梅 。
建议各位同学在学习会计的过程中至少需要进行周复习和专题复习。而且复习是滚雪球式的,随着学习的章节增加,复习的确会占用很多精力,但表面上的“事倍”却能在后期带来厚积薄发的效果,为你冲刺阶段节约大量时间。
04阶梯复习突破
会计学科中的难点也是不计其数,例如传统难点:长投合并,所得税,金融工具和收入,以及新增重难点章节:租赁。
这些难点同样也是考试重点。有些难点的难度不亚于前述考点,考频却比较低,例如反向购买、套期会计、限制性股票等,这些考点能放弃吗?答案显然是不能。
从近几年命题风格来看,爆冷是命题人的“小癖好”,多偏多难的考点都可能被考察到。坊间传言,没有中注协不能考的,只有中注协不想考的。
例如2016年的反向购买,2017年的“与联营企业内部交易在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”,2018年的政府会计,2019年的限制性股票都给大家敲响了警钟。
基于此,建议同学们在一轮复习中可以先跳过这些冷僻独立的低频考点,将精力放在攻破核心考点上,不建议放弃这些冷僻考点,在二轮复习中巩固核心考点的同时逐个突破。在考前若实在无法理解这些冷僻考点,建议选择应试记忆,保证考试中可以拿到基本分数即可。
05找到自己的复习节奏
基础的学习方法总归绕不过梳理框架、整理错题、及时复习这几大模块,但是学习的节奏却各有不同。
举例来说,我们常见的学习方法是要求学员及时复习,对于“及时”这个概念,其实每个人都不一样,有的人短期记忆能力强,三天内学过的知识基本不会忘记,但是过一周不看就会完全想不起来。
有的人当天学过的,第二天就会开始记忆模糊,但是一周之后,还能残存一点记忆。因此,同学们一定要在开始备考时,通过不断的尝试掌握自己的遗忘曲线,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节奏。这样才会更加高效。